手指點著中國紅的“學習”二字的“學習強國”APP,伴隨著孔夫子的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的語錄開始了每天的早間資訊的學習。
起初接觸“學習強國”,因為單位要求每天學習分數必須達到30分,這成為了每日不得不完成的工作之一,在這日復一日的堅持打卡的學習中,我領悟到了其中的奧妙,真正學透悟透不僅成長自己,而且完成分數只是順帶的事情。
“學習強國”的版塊內容很豐富,融合了各個學科的教育知識——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體育、科技,不僅如此,還有成人版塊的黨史黨建、時代熱評、老年健康、旅游服務等,滿足各類人群的學習要求。每日我最喜歡的是點開推薦欄,先去了解當天的國家大事,看看“學習強國”推出的資訊以及《求是》發表的文章,回顧新聞聯播里的國際國內事。
隨后搜索“每日一讀”,我喜歡文字,喜歡讀文章,我相信語言的魅力,相信文字擁有治愈人心的力量,而我從文章中也學到了很多新理論、新概念。記得讀過一篇文章叫“什么是‘教育公平’”,它告訴我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競賽、奪冠,不是為了成為“達官貴人”,而是為了成為“人”——讓每一個來路不同、天賦不一、性格迥異的孩子都能正常的發展,孩子之間不應有貧富、愚智等差別,這才是教育公平,只有教育公平,才能培養出公平的人。這段話猶如醍醐灌頂,讓我學習到如何當一個母親,如何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縱向成長——靜待花開。
新拓展的一個內容是近期參與的四人賽項目,和全國的選手進行PK,點開開始比賽,馬上調動注意力投入到答題環節中,最喜歡歷史題目和字形題,紅軍幾次渡過赤水?融會貫通還是融匯貫通?這些題目重新把我帶回到學習的熱情中來,業精于勤荒于嬉,學習是一種態度,更是一種習慣,在學習中不斷地完善自我。
“學習強國”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,擴充了眼界,最重要的是強化了我不斷學習的能力,今年孩子上小學一年級,我還會帶著孩子在“學習強國”學習學科教育內容,讓“學習強國”走進我的家。